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在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一系列创新成果闪耀登场,彰显了中国在科技和工业领域的卓越进步。其中,“‘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荣获特别大奖,作为我国首个行星际飞行平台,它实现了多个历史性首次,包括行星际飞行、地外行星捕获、四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以及获取第一手火星探测数据,标志着我国航天器实现了从地月系向行星际的跨越,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的“17.4万立方米LNG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成功应用于实船,打破了国外对LNG-FSRU产品的垄断,对提高我国造船行业的设计和建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我国利用世界可燃液化气及解决能源短缺具有重大战略价值。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兰州科近泰基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是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同类设备,其结构紧凑、同步环周长小,兼有点扫描和均匀扫描模式,治疗头布局合理多样化,展品造价低、运行维护响应快,展现出良好的国际竞争力。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合作的“8.5代TFT-LCD玻璃基板”采用国际首创的“贵金属流道超薄浮法”工艺技术路线,性能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解决了国内相关材料技术的瓶颈问题,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并跑。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天鲲号-天津航道局6600KW自航绞吸式挖泥船”是亚洲最先进的绞吸式挖泥船,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研发,挖岩能力强大,泥浆输送距离创世界纪录,产品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山东华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Xinsorb生物可吸收冠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是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可吸收支架,为年轻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更长期的健康保障。
南京翼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自主内核大型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SylixOS”是一款内核完全自主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工控、轨交、电力、航空航天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实现了对美国风河公司VxWorks的替代。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的“SiePA:西门子预测性分析系统”是国际领先的大数据与预测性维护系统,已成功应用于不同行业,赋能用户实现预测性维护与优化,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紧急维修、延长了设备寿命、保障了生产安全。
此外,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单位合作的“碳纤维冬奥火炬首创应用及集成技术”解决了北京冬奥会火炬耐高温耐火材料的开发、成型以及微小氢燃料系统量产等多项技术难题,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轻质、高强碳纤维复合材料手持火炬外壳,攻克了多项技术难点。
本届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吸引了超过2800家参展企业,共同展示了中国在工业领域的最新成果与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