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关注登录
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患者因右上颌第一磨牙缺失多年前来就诊,要求修复。口内检查发现右上颌第一磨牙缺失,有食物软垢、牙结石,牙龈略红,近远中间距和颊舌间距正常。口外检查显示颌面部外形对称,颞下颌关节无异常,开口度和开口型正常。CT 检查发现牙槽骨高度不足,仅余 3mm,但宽度充足,为 10mm,上颌窦底形态呈锐角型,窦底粘膜菲薄且局部增厚。
治疗计划中指出,上颌窦窦底形态呈锐角型,通过内提升实现大范围(10 - 14mm)垂直骨增量是难点,且上颌窦粘膜菲薄、局部增厚,不利于进行大范围骨增量。同时,需考虑实施大范围内提升是否合适同期进行种植体植入。
诊断为右上颌第一磨牙缺失,治疗方案有种植修复、固定桥修复和活动义齿修复三种,经详细交代各方案优缺点后,患者选择了种植修复方案。
治疗过程中,术后 CT 显示骨增量效果良好,术后复查、二期手术、取模、戴牙、调合等环节顺利进行,戴牙后 CT 检查及前后 CT 对比均显示良好效果,术后一年九个月复查情况也良好。
术后总结认为,上颌窦穿牙槽嵴顶内提升术能优化实现更稳定、更大范围的骨增量,目前上颌窦骨增量术式效果较好,符合 PASS 原则且成骨效果显著。合理运用上颌窦改良内提升术可扩宽部分适应症,未来需增加样本量和延长追踪时效,从循证医学角度进一步验证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