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在新疆哈密,随着风力的吹拂,风机叶片开始转动;而在甘肃嘉峪关,阳光照射下,光伏板中的电子也随之活跃起来。这些“丝路风光”正在为杭州亚运会提供绿色电力支持。自今年3月至年底,杭州亚运会全部56个竞赛场馆将使用绿电,这标志着低碳办赛理念的成功实践。
为了实现亚运会碳中和目标,“人人1千克,助力亚运碳中和”活动已吸引了超过1亿人次参与,通过单车出行、线上支付等绿色生活方式累积碳信用,以抵消赛事产生的碳排放量。这一举措是全国范围内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一个缩影。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计划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三年来,中国积极推进“双碳”工作,包括能源革命、产业绿色转型以及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等多方面措施。中央与地方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构建了完整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涵盖了重点领域实施方案及支撑保障方案。
在此期间,中国取得了显著进展:
- **能源转型**:完成超过5.2亿千瓦的煤电机组改造,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3亿千瓦,首次超过煤电。
- **产业结构优化**:“十四五”以来,粗钢产量减少超过4000万吨,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大力发展。
- **建筑与交通领域**: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提升至91.2%,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
- **生态修复**:每年完成超1亿亩国土绿化,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4.02%。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指出,在过去三年里,中国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未来,中国将继续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机制,持续推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