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在雪域高原的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一场前所未有的医疗技术挑战近日被成功克服。中组部第九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专家、现任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于尧,携手口腔科医疗团队,成功完成了西藏首例头皮冠状入路上颌骨Lefort III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为西藏地区的口腔颌面外科技术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此次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贺洋提供的远程技术指导,以及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数字化技术平台的强大支持。这一平台不仅实现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治疗的个性化、精确化、微创化和远程化,更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患者是一位50岁的男性,因车祸导致颅颌面多处骨折及头颈、四肢躯干多处烧伤,辗转多家医院后来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入院时,患者面部肿胀,双眼位置不对称,面中部塌陷,咬合紊乱,病情十分严重。于尧主任迅速组织普外科、神经外科及神经内科多学科会诊,明确了诊断,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经过神经内科保守治疗及全身烧伤的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趋于稳定。然而,口腔颌面部骨折的手术治疗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术前CT检查显示,患者上颌骨Lefort III型骨折、上颌骨矢状骨折、下颌骨颏旁骨折,手术难度极大。
在于尧主任的带领下,口腔科团队与麻醉科团队紧密合作,于9月4日为患者实施了这一复杂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手术过程中,于尧主任不仅亲自主刀,还为大家详细讲解了手术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通过头皮冠状切口结合口内切口,充分暴露面中部各个骨折断端,并按照术前数字化设计的手术方案,精准复位各个骨段。历经6个小时的精心操作,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面中部的骨性支架得以重建,咬合关系也得以恢复。
值得一提的是,上颌骨Lefort III型骨折是口腔颌面部波及范围最为广泛、手术难度最大的骨折类型之一。本病例同时又伴发腭部、下颌骨骨折,为切开复位固定增加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然而,于尧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应用数字化外科技术,精准识别骨折区域,提高诊断水平,并精确模拟骨折断块移动幅度,为患者设计了最佳手术方案。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头皮冠状切口隐藏于发际内,伤口愈合良好,面部外形和功能均得到良好的恢复。术后CT检查显示,各骨折断端复位良好,咬合关系稳定。这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标志着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在口腔颌面部骨折诊治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也为“大病不出藏”的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于尧主任及其团队的努力和成就,不仅彰显了医疗援藏专家的专业素养和技术实力,更为西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他们将继续致力于提高西藏地区的医疗技术水平,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