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自1998年起,每年9月的第三周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简称推普周)。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2023年的推普周活动于9月11日至17日举行,主题为“推广普通话,奋进新征程”。
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它以承德口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普通话被确立为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定地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通话是提高全国人民科学文化水平、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举措。从先秦时期的“雅言”,到汉代的“通语”,再到明清时期的“官话”,以及民国时期的“国语”,汉民族共同语历经演变,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普通话”,寓意其普遍性和通用性。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中国的乡村振兴进入了一个新的征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文字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已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普及率平均达到80%。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大力推广普通话有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维护民族团结,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消灭方言。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可以在使用普通话的同时,继续传承和发扬自己的方言文化。普通话的推广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促进社会交际,与人民使用传承方言并不矛盾。
此外,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首选语言。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推广普通话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还能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更加便捷的桥梁。
总之,第二十六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举办,将进一步推动普通话的普及和应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推广普通话,奋进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