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公司激进“停航跳港”-全球航运业面临严峻挑战

  • 365
  • 来源:搜博网
  • 2023-10-03 12:48
  • 行业:
  • 在中国黄金周假期前夕,全球航运业迎来了一波激进的“停航跳港”行动。由于来自中国、欧洲和美国的航次大幅减少,集装箱码头以及北欧的支线和驳船运营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时期。

    据德鲁里最新数据显示,在跨太平洋、跨大西洋以及亚洲至北欧和地中海等主要航线上,原计划的665次航行中,已有45次被宣布在第36周至第40周期间取消。这一波停航潮中,Ocean联盟和THE联盟成为“重灾区”,分别取消了19次和12次航行。

    船公司取消或暂停亚欧航线尤为引人注目。MSC(地中海航运)宣布,由于“预期需求放缓”,将在第37周至第42周期间,取消至少11次从亚洲至北欧的航行和5次从亚洲至地中海的航行。其中,MSC的亚洲-北欧Swan航线和亚洲-地中海Dragon航线更是连续多周被取消。

    与此同时,马士基也发布了亚欧航线停航计划,从第39周开始取消原定于9月30日从上海出发的AE55航线,并宣布取消原定于10月4日从釜山和新港出发的亚洲-地中海航线。马士基表示,此举是为了平衡航线网络,应对预计需求减少和劳动力短缺的挑战。

    船舶.jpeg

    除了MSC和马士基,达飞轮船也未能幸免。其新开通不久的亚洲-地中海TLX航线,在运营仅六个月后就因运费下降而被暂停。TLX航线最后一次航行是在8月11日,此后便再无消息。

    在跨太平洋航线上,船公司的运力管理同样冷酷无情。尽管从亚洲至美国的航线相对更具弹性,但马士基仍宣布将取消多个亚洲-北美航次,以应对中国10月黄金周期间的需求下降。

    这两条最大的贸易航线并非唯一受到冲击的航线。事实上,几乎所有从中国出发的航线都在经历取消潮,航运业正努力防止需求疲软导致运费进一步下滑。宁波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评论报告指出,在其监测的21条出口航线中,有15条航线的运价在过去一周内有所下降,这主要归因于“供应过剩”和“需求低迷”。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全球航运业需要寻找新的出路和策略来应对当前的困境。船公司和相关运营商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航线计划和运力部署,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也是缓解当前困境的重要途径。

    电话:18067918499(展位预定/会刊/门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