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口气”,呼吸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超越了饮食。然而,现代生活中,许多人可能因呼吸方式不当,导致身体缺氧,常感疲惫、头晕头痛,甚至出现身体酸痛、肌肉僵硬等问题。若长期不加以改善,各种疾病可能会接踵而至。因此,是时候调整你的呼吸方式了!
呼吸太浅的五个表现
- 叹气次数增多:由于经常屏息,身体会本能地通过叹气来弥补氧气不足。
- 经常打哈欠:打哈欠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深呼吸活动,人在疲倦时,大脑神经会强迫机体多吸入氧气。如果频繁打哈欠,可能意味着你的呼吸较浅。
- 睡觉磨牙:不恰当的呼吸方式常伴随睡觉磨牙,同时也表明压力大、神经焦虑。
- 肩膀、脖子发紧:呼吸浅时,肩膀、脖子和背部肌肉会本能地发力,促使肺部吸入更多空气,导致这些部位肌肉僵硬。
- 经常疲倦:呼吸浅导致身体缺氧,为了维持运作,会采用部分无氧呼吸产生能量,产生过多乳酸和碳酸,堆积在体内,使人容易感到疲累、白天嗜睡、夜间浅眠。
深呼吸:最简单的长寿动作
相比之下,深呼吸被誉为“最简单的长寿动作”。深呼吸时,胸廓打开得更充分,吸入的氧气更多,加快身体新陈代谢,提高身体各器官对氧气的利用率,从而有助于身体健康。
- 增加肺活量,防治呼吸道疾病:长期坚持深呼吸锻炼,能有效增加肺活量,提高呼吸肌的收缩能力和弹性,帮助预防、缓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慢性疾病。
- 调节大脑神经系统:深呼吸能增强大脑的氧气和营养供应,调节大脑神经系统。研究表明,深呼吸练习后,决策任务成绩显著提高。
- 辅助降压:深呼吸时,更多肺泡参与工作,产生前列腺素,使血管扩张,血压自然降低。
- 缓解紧张情绪:深呼吸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肺部气体交换,使血液中氧气充足,心率恢复正常,情绪平稳。
- 助力长寿:深呼吸能锻炼膈肌,这块“长寿肌”与心肺系统、消化系统和运动系统密切相关。养护好膈肌,对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尤为有益。

真正的深呼吸需满足四个条件
- 部位:鼻吸:用鼻子呼吸时,鼻毛和鼻腔分泌物能过滤和调节空气,而用嘴呼吸则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
- 时长:6.4秒一次最佳:《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呼吸频率换算过来约等于6.4秒一次。
- 深度:呼、吸到底:吸气时尽量深吸,呼气时用力吐,保障交换的气体多一些。
- 过程:均匀细微:均匀呼吸能锻炼肺部弹性和换气功能,避免猛吸猛呼、憋气、喘粗气等不良习惯。
学习一套呼吸操,科学呼吸
- 缩唇呼吸法:增加呼气阻力,使狭窄气道微微打开,长期锻炼有助于肺功能恢复。吸气时放松肌肉,用鼻子慢慢吸气;呼气时嘴巴拢圆,延长呼气时间。
- 腹式呼吸:增加膈肌和腹肌活动,改善呼吸功能,增加肺通气量。在安静放松状态下,取站位、坐位或仰卧位,一手置于胸前,一手置于腹部。闭口用鼻缓慢深长吸气,同时鼓起肚子;屏气后,经口缓慢呼气,腹部回缩。
- 鼻孔交替呼吸:清理肺部,激活大脑。坐在舒服的位置,后背挺直,闭上双眼。先让一侧鼻孔吸气,再让另一侧鼻孔呼气,交替进行。
通过调整呼吸方式,学习科学的呼吸操,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呼吸这一生命之源,开启健康长寿之门。
电话:18067918499(展位预定/会刊/门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