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近年来,随着更多金融资源向民营经济倾斜,民营企业在信贷、债券市场融资、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支持。例如,截至6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加9016亿元,增长率达到13.1%;而在沪深两市中,民营上市公司占比超过六成,在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比例更是超过了八成。最近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完善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
浙江省作为中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如“金融服务码”等手段,极大地简化了企业申请贷款流程,并提高了审批效率。同时,《意见》强调要健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体系,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归集,推广“信易贷”服务模式,以此深化信息共享,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为了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提供融资的信心,《意见》还提出了建立包括银行、保险、担保、券商在内的多方参与的风险分担机制。此外,资本市场也被视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尤其是注册制改革以来,众多符合条件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得以顺利上市融资。与此同时,基础设施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创新型金融工具也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尽管如此,部分民营企业仍面临发债难、发行成本高等问题。为此,《意见》建议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的覆盖面并提升增信力度。证监会也采取了多项措施,比如组织信用保护工具试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等,旨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专家指出,未来还需要从制度设计、信用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以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同时,民营企业自身也需要加强内部管理体系建设,确保财务健康,从而更好地利用金融市场提供的各种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