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关注登录
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中国有机肥协会提供了关于秋收期间主要农作物秸秆高质量还田及科学管理的指导意见,旨在确保下茬作物稳产丰收。针对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华南和西北等不同区域特点,提出了具体措施。
在东北地区,由于前期台风影响,农田土壤含水量较高,建议涝害地块及时排水,并选用适合的联合收割机进行秸秆粉碎作业。推荐采用深翻与覆盖还田、条带覆盖还田和碎混还田等方式,根据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耕作深度和技术模式。
黄淮海地区作为夏玉米主产区,强调提升秸秆还田质量,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幼苗生长受影响。推荐使用带有秸秆切碎和抛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确保均匀抛撒并覆盖整个作业幅宽,同时合理安排旋耕和深翻作业。
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因双季稻和油料作物复种指数高,需抢时完成晚稻收获与秸秆还田工作。推荐采用水稻秸秆粉碎旋耕还田和粉碎覆盖还田技术,确保秸秆均匀分布并适时施肥,促进下茬作物健康生长。
西南地区由于地形多样,平原和高原平坝便于机械作业,而丘陵山地则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荐采用水稻和玉米秸秆粉碎翻埋还田、整株覆盖还田等方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调整留茬高度和秸秆处理方式。
华南地区以水稻和鲜食玉米为主,建议根据作物种类选择合适的秸秆粉碎和翻埋技术,注重深耕深翻作业,确保秸秆充分腐解,不影响下茬作物种植。
西北地区由于干旱少雨,棉花秸秆木质化程度高,推荐在适当含水率条件下进行粉碎作业,并尽快进行秋翻,增加底肥施用量,保证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需的碳氮比,提高秸秆还田效果。
这些指导意见为各地农户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秸秆还田质量和效率,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