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鱼际穴,作为手太阴肺经的荥穴,一直以来都被中医视为治疗咳嗽的重要穴位。其独特的止咳效果,尤其对于干咳症状,更是有着立竿见影的奇效。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鱼际穴虽好,但并非万能,治疗咳嗽还需随证加减配穴,方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几月前,我家孩子因玩耍后出汗,不慎饮用了冷水,又遭风邪侵袭,从而引发了咳嗽。起初,我寄希望于孩子自身的抵抗力,希望通过第二天的活动出汗,使风邪随汗而解。然而,事情并未如我所愿,孩子的咳嗽不仅未能缓解,反而出现了咳痰、痰多、喉咙有痰声等症状。这显然是因为汗后饮冷,脾胃受损,水湿停聚,聚湿成痰,痰阻气道,使肺气上逆所致。
面对这一情况,我首先尝试了针刺鱼际穴的方法。果然,针刺后孩子的咳嗽有所减轻。然而,由于喉咙仍有痰,气道不利,咳嗽仍然不时发作。此时,我意识到单用鱼际穴已不足以解决问题,于是又加上了丰隆穴,采用补法,不留针,约十分钟后,孩子的咳嗽明显减轻。次日再次针刺鱼际、丰隆两穴,前后共针两次,孩子的咳嗽基本得到了控制。
另一个案例是冬天刚开暖气时,我出现了短暂的口干、咽干、咳嗽等症状,尤其是夜间加重,十分痛苦。这不仅影响了自己的睡眠,还干扰了家人的休息。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了针刺鱼际穴行泻法的方法,咳嗽得到了缓解。为了巩固疗效,我选择了久留针。在留针的过程中,我竟然一声未咳,不知不觉间睡着了。醒来后才发现针还未取。虽然咳嗽停止了,但咽部仍然感到疼痛不适。于是,我又采用了少商放血的方法,咽痛得以缓解。然而,到了第二天晚上,干咳又作。我再次针刺鱼际穴用泻法,同样是针入咳止。为了防止取针后再次咳嗽,我同样选择了留针一夜。次日醒来取针后,我发现咳嗽已基本得到控制,夜间仅偶尔咳嗽,已不影响正常入睡。
通过这两个案例,我深刻体会到了鱼际穴止咳的显著效果。但同时,我也认识到,鱼际穴虽好,但仍需辨证施治,配合其他穴位,方能标本兼顾,使疗效持久。鱼际穴作为手太阴肺经的荥穴,荥主身热,又五行属火,泻之可有效治疗肺气上逆所致的咳嗽。然而,它毕竟只是治标之法。中医一再强调治病求本的核心思想,因此,在治疗咳嗽时,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论治,灵活选择穴位和针刺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