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以来,该倡议已取得显著成果。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共建“一带一路”使参与国贸易额增加了4.1%,外资流入增长了5%,低收入国家GDP提升了3.4%。预计到2030年,这一倡议每年将为全球经济带来1.6万亿美元的收益,占全球GDP的1.3%。中国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额达到了2.1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也达到了210亿美元。
“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内陆国家以及有出海口国家的贸易和投资通道的安全,并通过建设工业园区和经济特区等项目加快了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一带一路”的实施不仅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比较优势下的商业机会,还应对了供应链重构中的安全挑战,包括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及供应链本身的韧性问题。
全球贸易格局正在经历长期的地壳构造性变迁,效率不再是唯一考虑因素,安全要素在企业决策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跨国公司正采取多元化策略来增强供应链的弹性。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截至2022年底,中国企业已在沿线国家累计投资达571.3亿美元,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
未来,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我国企业可以通过深化区域自贸协定和双边投资协定,建立以我为主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域外加工贸易等方式构建产业集群和服务外包网络,促进中欧班列回程装箱率提升和降低海运回程空箱率。这不仅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为沿线国家创造就业机会,共同实现共赢发展。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要求我们在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循环,按世界市场布局要素,与沿线国家一道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