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关注登录
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两次提及“新质生产力”这一新词汇,传递出鲜明信号。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是对东北全面振兴的指引,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新要求。
“新质生产力”是在信息化、智能化等条件下形成的新的物质生产力。它依靠创新驱动,区别于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生产力,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带来高品质生活。其核心在于“新”与“质”的结合,落脚于推动社会进步的生产力。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2023年,既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一年。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新质生产力”是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调,是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迫切需求。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曾为国家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但也面临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度高等问题。提出“新质生产力”,旨在推动东北地区加快形成新动能,实现全面振兴。这不仅是对东北的特殊要求,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部署。
“新质生产力”强调“新”与“质”的结合。它不仅是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的体现,更是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生产力。它要求在创新驱动下,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的活力。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变革来实现。
“新质生产力”这一新词汇,承前启后,知易行难。它不仅是对东北全面振兴的指引,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新要求。唯有知重负重,扎实践行,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实现超越,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