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今年以来,宁波市深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慈溪市作为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节点,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围绕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探索出一条具有慈溪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慈溪产业应用技术研究院成为这一探索的龙头。依托中国科学院慈溪产研院,慈溪建立健全了柔性引才数据库,与上海飞地等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深化合作。通过这一平台,慈溪成功探索出一条“资源在沪,量产在慈”的闭环转化链。上海飞地的设立,更是为慈溪提供了招才引资的前沿阵地,今年以来已开展多次科技项目洽谈会,筛选并引进多个优质项目。
为了推动这一闭环转化链的高效运行,慈溪实施了“四化六工程”。组织体系化、专班实体化、工作规范化、任务清单化的“四化”措施,为接轨上海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同时,六大工程的落细落实,为慈溪与上海的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聚焦两地三端口方面,慈溪围绕全生命周期合作平台的无缝衔接和耦合配套,实现了招引端、孵化端、服务端三大端口的紧密配合。招引端以上海飞地为前沿平台,积极引进优质项目和人才;孵化端则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共建慈溪产研院,吸引科创主体来慈转移转化;服务端则强化前期基础优化和后续跟踪服务,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并持续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升引才引智的效能,慈溪迭代了三库双机制。成立“青春智库”“环湾智库”“专业智库”三大智库,集聚在沪人才近1500人。同时,出台《“星期日工程师”遴选办法》,给予高额奖励,并落实党委联系制和组团服务制,为慈溪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下一步,慈溪将进一步推动全生命周期平台与长三角区域的多维合作,巩固慈溪杭州湾南岸接轨上海桥头堡地位。坚持高水平走出去与高质量引进来相结合,慈溪将奋力打造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疏解承载区和对外开放桥头堡功能配套区,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窗口样板。
慈溪的这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通过不断深化创新性实践,慈溪正逐步形成一批具有辨识度、示范推广性、战略引领力的新一批标志性成果,为推动宁波市乃至浙江省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贡献着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