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9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主办、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浙江分中心承办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培训在绍兴柯桥圆满落幕。此次培训聚焦GB/T 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和GB/T 39117-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两项国家标准(简称CMMM®),通过标准条款解读和应用案例分析,助力参培人员深入理解智能制造理论,构建体系化转型升级思路。
本次培训吸引了来自25家企业及机构的30名学员参与。中国纺织行业作为以高品质、精细化制造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正积极拥抱先进信息技术,以持续强化制造优势,推动制造能力不断优化升级。这不仅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纺织行业的智能化改造不仅涉及生产设备的更新,还涵盖企业管理层面的智能化升级,以及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因此,此次培训旨在不仅为纺织企业提供智能制造的系统性知识服务,更重要的是为行业培养智能化转型评估人才,为纺织行业的智能制造专属人才队伍建设贡献力量。
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四位专业讲师分别介绍了CMMM®的研制历程、模型框架、企业应用情况;CMMM®的评估方法、流程及实际评估案例;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http://www.c3mep.cn)的使用方法;以及CMMM®四大能力要素、12个能力域及20个能力子域的具体标准条款。通过案例分享、学员企业实际情况交流、互动讨论等方式,讲师们进一步强化了CMMM®在纺织企业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培训,他们对智能制造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应用场景、信息系统或集成手段,为企业实践提供了清晰的解决方案。有的学员所在企业已通过省级智能制造标杆工厂的评选,通过比对国标要求,找到了进一步深化智能制造的空间。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亲临培训现场,并指出,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剧了企业智能化转型的迫切性。标准是行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专家智慧的结晶,学习标准能为企业带来对智能制造完整的结构化认知。她强调,智能制造标准不仅考察生产端的智能生产线与车间,还全面考察企业在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软件应用与服务研究中心的杨梦培介绍了CMMM®两项国家标准出台的背景,指出制造企业在智能制造上面临的缺少参照、标准不明、方向性缺失等问题。他分析了标准应用情况,并详解了CMMM®评估全流程工作,为不同规模、实力的企业提供了合理的成熟度级别建议。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培训讲师乃晓文、杨卓峰、李和林分别对GB/T 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涉及的20个能力子域及每个能力子域的五个发展等级要求进行了逐级讲解,覆盖了前置条件、实施要求、考核标准等多方面内容。
此外,多家企业代表分享了他们的智能化实践经验和培训收获。浙江嘉名染整有限公司副经理姚卫良表示,通过培训,企业获得了一套补全短板的系统化工具,能够对标企业的整体规划,实现全业务上的流程优化。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数据工程师周钢表示,国标对智能制造能力的建设要求更全面、等级更高,能更好地拉动企业不断深化智能化转型。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统一参加了结业考试,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将为完整参与培训且通过考试的学员颁发CMMM®培训合格证书。
本次培训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浙江分中心承办,该分中心是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携手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共同打造的高能级纺织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柯桥区时尚产业发展、纺织业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服务。其中,数字化服务主要涵盖智慧预测、智慧设计、智能制造、智慧营销、智能纺织品等领域,助力纺织服装企业构建数字竞争力,推动纺织产业与数字科技的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