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关注登录
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电动自行车因其经济性和便捷性成为许多市民出行的首选,但充电费用的问题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痛点。各地物价部门对电动自行车充电的电价有严格规定,然而在电价之外,充电桩供应商还会收取服务费,导致即使是同一个小区内,不同充电桩之间的收费也可能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北京的一个小区里,两排相邻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由于由不同的企业运营,收费标准分别为充满电1.6-1.7元和0.7元。
充电计费方式主要分为三种:按固定时间、按电量或按不同功率来计费。这些不同的计费模式使得居民难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充电方案。此外,某些充电公司采用“一口价”模式,如石家庄的一位市民反映,其所在小区的充电桩至少需要支付2元起步价,这对频繁充电的用户来说并不划算。
为解决这一问题,多个省市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进行规范。广州市要求电动自行车经营性充电设施的电费和服务费应分别计价并单独收取。北京市发布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运营管理服务规范》,而江苏省则对服务费设定了上限,即按充电量计费的服务费每度不超过0.2元,按充电次数计费的服务费每次不超过0.1元。尽管如此,仍需进一步补充细则,并通过市场竞争促进各运营企业公开收费标准和服务细则,以更好地满足市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