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关注登录
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自2023年9月1日起,《北京市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规定》正式生效,要求北京地区的所有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相关标准加强电动自行车的消防安全管理。该规定的出台是为应对近年来由于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和充电导致火灾事故频发的问题。据统计,全国每年约发生2000起电动自行车火灾,其中80%是由充电引发的,而90%的致人伤亡案例发生在门厅、过道及楼梯间等位置,超过一半的火灾发生在夜间充电期间。
根据新规,各单位需设置专门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区域,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在建筑物内部违规停放或充电的行为。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总工程师李云浩指出,新规首次在法律层面上明确了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建筑内部不合规地点停放和充电的规定,对于未遵守规定的单位将依法责令改正;若逾期仍未改正,则将面临1000元至1万元的罚款。
此外,为了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北京消防连续三年将重点人群的消防基本技能培训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强调“小火会用灭火器、大火会用消火栓”的实际操作训练。这些措施旨在针对高风险场所和薄弱环节进行面对面的专业培训,以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及其造成的危害。
与此同时,浙江省也积极行动,在电动车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进展,如浙江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被评为省5A级社会组织,并成功举办了相关会议和展览会,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浙江省还发布了《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并表彰了在安全管理和行业贡献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和个人。这些举措共同推动了电动车行业的规范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