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糖料生产具有独特性,不同于粮食、棉花、油料等其他大宗农产品,农民种植的甘蔗和甜菜必须交由制糖企业加工成食糖后才能实现商品价值。这种特性决定了农民与制糖企业之间紧密依存的关系,也使糖业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广西、云南等西部省区,糖业逐步发展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就业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关键产业。糖业的发展不仅关乎企业自身成长,更涉及对农村发展的全方位支持,包括种子、化肥供应、资金补助、提高收购价等多项举措。
制糖企业多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区的县域经济和农民收入高度依赖糖业发展。糖企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帮助农民发展糖料种植,提升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条件,有效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与产业扶贫机制相结合,使糖业实现了稳定发展,也让广大糖农切实感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糖业在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促进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以及边境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
以广西为例,其糖产量约占全国六成,涉及93个县(市、区)672个乡镇的124.4万农户。其中,14个国家贫困县、8个省级贫困县的12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种植甘蔗达402万亩。此外,6个边境县的75个乡镇、75万农民种植甘蔗186万亩。随着糖业发展,许多曾经贫困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昔日低矮土房变成了如今的“甘蔗楼”,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云南省糖产量约占全国22%,是仅次于烟草的第二大农产品加工业,也是两个“全行业订单农业”产业之一,覆盖600万糖农,占全省总人口的13%。
在云南,全省有8个州市、45个县市(区)产糖,32个国家级贫困县、20个边境县中有产糖活动。涉糖区域内的贫困人口超过60万人,其中建档立卡户近10.1万户。数据显示,2016/17年制糖期,共有19.5787万人脱贫;2017/18年制糖期,全省入榨甘蔗量达到1611.70万吨,蔗农因甘蔗款和运输收入合计增收6.384亿元。据云南省统计局统计,糖业产值占全省非烟农产品产值的42%,在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